
帶有金屬環和彩色環的黃喉黃嘴鷸。信用:uux.cn/米卡萊
(神秘的地球uux.cn)據印度科學研究所(Shloak Vatsal):印度科學研究所(IISc)的研究人員通過檢查10多年的數據,研究了森林砍伐和氣候變化對熱帶山區鳥類群落的影響。
在發表於《全球生態與保護》的一項研究中,該團隊使用薄霧網和鳥類環誌數據來回答中海拔東喜馬拉雅林下鳥類群落的組成在原始(未受幹擾)森林和伐木森林中是如何變化的。
熱帶山地森林是一種獨特的生態係統,在世界各地的高山上,從大約150-200米開始,一直延伸到3500米高。它們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中心。
“在熱帶山區,每個物種都有一個特定的生態位。“這種限製在一個小空間裏創造了更多的多樣性,”Ritobroto Chanda解釋說,他是生態科學中心(ces)、IISc和通訊作者研究中心的前項目助理。
森林消失和氣候變化對這些生態係統構成了重大威脅。“熱帶山脈的鳥類——實際上是許多動植物——對溫度極其敏感,對全球變暖反應迅速。此外,世界上大部分陸地生物多樣性集中在熱帶山區,”CES的助理教授、另一位作者Umesh Srinivasan說。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討這些威脅的共同影響。

鷹峰野生動物保護區。鳴謝:uux.cn/CES全球變化實驗室
該團隊發現,由於氣溫上升,許多鳥類已經開始向更高的海拔轉移。被砍伐的森林比原始森林有更高的平均溫度和更低的濕度,因此加速了這種轉變。此外,體型較小的鳥類似乎能更好地在這些被砍伐的森林中定居,因為它們能忍受更高的溫度,而在原始森林中,大型鳥類的密度似乎在增加。
該團隊從阿魯納恰爾邦的Eaglenest野生動物保護區收集數據,該保護區位於東喜馬拉雅的生物多樣性熱點,是500多種鳥類的家園。該地區在2002年之前一直被密集砍伐,與完整的森林相比,被砍伐的區域有很大的不同,這使它們成為研究的理想之地。Chanda說,當地社區的支持對於開展此類研究也至關重要。
“你必須呆在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那裏沒有鋪好的路,沒有電,也沒有可以呆的地方。我們隨身攜帶食物,每天做飯,搭建臨時營地,四處走動,沒有人民的支持,這種情況真的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他強調說。
每天,在設置好霧網後,團隊每20-30分鍾檢查一次,給鳥稱重並貼上標簽,然後立即放生。在從130個物種中捕獲的6189隻個體中,最終分析包括4801隻林下食蟲動物——生活在大樹樹冠下的食蟲鳥類——屬於大約61個物種。
研究人員之所以關注這些鳥類,是因為它們的生態位被很好地定義了,而且它們可以從薄霧網中獲得大量的數據。稀有物種被排除在研究之外,以避免結果失真。
研究小組發現,伐木會導致大型、古老的生長依賴物種的消失,並降低整體生物多樣性。
林下食蟲動物通常隻存在於特定的生態位,受到伐木的負麵影響,數量急劇下降。
砍伐後的森林中棲息在樹葉上的昆蟲密度也較低,減少了鳥類的可用資源。由於大型物種有更高的能量需求,這不成比例地減少了大型物種的數量。
該研究強調需要保護原始森林,以減輕氣候變化的影響。“伐木經理應該確保跨越大海拔梯度的原始森林得到保護,”Srinivasan說。
他解釋說,這將允許物種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維持生存的過程中向上移動它們的活動範圍。“如果物種在向上遷移時遇到退化的森林,某些物種很可能會在當地滅絕。”
作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