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生活 >空調行業新現象:整體市場向下,二三線品牌爆賣 正文

空調行業新現象:整體市場向下,二三線品牌爆賣

2025-11-02 03:21:48 来源:炸班指網作者:遊戲 点击:737次
【家電資訊-家電新聞 - 行業新聞,作者:編輯】

  “我們華東區域每天的需求量都在幾千台,但是工廠能夠分配到這個區域的產品還不到一千台,”廣東地區一家空調企業的國內市場銷售總經理向筆者如是說到。從6月份中旬開始,華東和華北地區率先進入高溫模式,至7月中上旬,西南地區加入高溫陣營,長時間持續的高溫氣候直接刺激了國內空調市場需求的環比增長;於是,一些空調企業在多個區域出現了斷貨現象。

  多年之前,空調行業就流行這樣一句話:沒有一場高溫不能解決的問題;如果有,那麽就再來一場高溫。在新零售模式大行其道的今天,當整個行業在有意識地進行產能均衡釋放的時候,淡旺季市場之間需求的落差讓空調市場仍然難以擺脫宿命般的輪回,這讓追逐以銷定產模式的企業在某一時刻多少有些無力感。但是,國內空調市場的整體狀態並不如氣溫表現得那麽好,氣溫暴熱但是市場沒有讓所有品牌集體爆量,爆量現象僅僅是集中在二三線品牌群體上;也就是說,今年國內空調市場頭部效應在弱化,二三線品牌的市場占比出現了快速上升。

  二三線品牌快速跑量

  所謂二三線品牌,是指除格力、美的和海爾傳統三強及主流家電企業之外的所有空調品牌的集合,在過往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傳統三強的市場占比處於一個螺旋式上升態勢,國內空調市場的頭部效應逐漸擴大,但是在今年,二三線品牌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多個品牌的銷售規模甚至是創下了曆史新高。

  就在6月底,美博空調國內市場營銷總經理鄧華向筆者透露:“按照現在這個勢頭,我們今年國內市場的出貨量同比可以增長40%左右。”這家空調製造企業在出口端的增幅更大。就在幾天之後,阜陽盈田自有品牌國內市場營銷總監鍾靜明對筆者表示,今年阜陽盈田空調整體的產銷規模有望突破曆史峰值。

  進入7月份之後,高溫氣候成為了常態,這也直接刺激了一波市場銷售高峰的出現。華蒜空調國內市場的相關負責人對筆者說:“幸好我們之前做了些庫存,現在隻有少量的現貨了。”

  事實上,這種現象的出現早有預兆,2022年1至4月份,國內市場在零售端大幅下滑,但是一些品牌均出現了大幅的同比增長。筆者了解到的數據顯示,當時東寶空調的同比增幅接近80%,榮事達空調的同比增長幅度超過了77%,小米空調同比增長了90%以上,Kmini空調的同比增長幅度更是高達280%。當然,還有TCL、長虹等等一些主流空調品牌,前麵四個月的零售量的同比增長幅度都超過了30%。

  近期,這種勢頭還在擴大,尤其是高溫環境下,需求端對產品品牌、功能的要求並不高,應急需求偏好於在短期內能夠解決製冷問題。據筆者了解,多個二三線品牌在華東、華北等地已經斷貨,甚至有品牌從華南等地的渠道中調貨至華東區域進行銷售。

  整體市場同比仍然下滑

  “氣溫爆了,但市場的量並沒有爆起來,”一位主流空調品牌江蘇區域的銷售負責人向筆者如是說。二三線品牌的集體向好,與整體市場的走勢形成了涇渭分明的走勢,無論是2022冷凍年度還是今年1至6月份,國內市場銷售整體規模同比仍然下滑。

  筆者綜合多個上遊供應端企業的信息了解到,僅6月份國內市場的出貨量同比出現了10%左右的降幅,進入7月份之後這種同比下降的出貨態勢並沒有得到有效改善;與此同時,出口市場的銷售走勢同樣堪憂。

  國內空調市場其實早就渡過了增量化發展周期,從以房地產為代表的外部機會,到以戶均擁有率為參照的內部資源,都顯得愈加稀缺,產品的更新換代成為了市場端的需求主流。

  所以,出貨量和零售量在2022年度出現下滑是國內空調市場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而且,曾經出現過的連續高增長行情在短期內可能不再會出現,這種發展趨勢決定了頭部品牌的戰略和策略,但恰恰是頭部企業的一些策略性調整,給二三線品牌讓渡出了巨大的增量空間。

  為什麽會增長

  從去年12月份開始,之前已經持續高增長的原材料價格再次進入了一個高位高增長的通道,背負沉重製造成本壓力的工廠不得不通過不斷的漲價舉措來緩解這種壓力。與此同時,頭部企業紛紛進行結構性調整舉措,通過產品矩陣、結構、品牌等等方麵的變化,希望能夠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

  在頭部品牌連續漲價的時候,二三線品牌也在漲價,隻是後者的漲價幅度和力度不及前者,這直接拉到了頭部品牌和二三線品牌群體之間的價格落差,二三線品牌在價格競爭力和性價比優勢得到了全麵顯現。從某種程度上說,是頭部企業的漲價舉措和對增長方式的升級訴求,為二三線品牌創造了利基型的增長空間。

  更為重要的是,最近幾年以來,消費需求正在分化,需求端的購買力明顯不足,而中高端需求趨向於穩定,消費降級的勢頭比升級顯得更為猛烈,二三線品牌的產品功能和價格定位,迎合了這種分化趨勢。

  而從鮮有的增量空間來看,下沉市場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創造市場奇跡的機會,這類市場對空調產品的創新型功能、品質及品牌並不敏感,各個區域的地方型流通渠道對需求的掌控、洞察和捕捉能力起到了主導作用,而大量二三線品牌在線下所推行的恰恰就是渠道導向模式。

  今年國內空調市場這種在特定階段出現了品牌格局分化現象,吸引了一些社會力量和資本的關注,筆者了解到,進入2023冷凍年度之後,一些新的品牌、在空調產品上仍未涉足的品牌,將積極布局國內外空調市場。

分享



免責聲明:家電資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係方式:[email protected]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麵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並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作者:娛樂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