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研究使我們離揭示“飛行恐龍”翼龍如何飛行又近了一步

[新聞] 时间:2025-11-02 14:06:36 来源:炸班指網 作者:東於哲 点击:147次
化石研究使我們離揭示“飛行恐龍”翼龍如何飛行又近了一步
翼龍不是恐龍。(Warpaint/Shutterstock)
化石研究使我們離揭示“飛行恐龍”翼龍如何飛行又近了一步
翼手龍飆升。(雅羅斯拉夫·莫拉夫奇克/Shutterstock)
(神秘的地球uux.cn)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作者:Ben Igielman, The Conversation):如果你想到會飛的恐龍,你可能會想象一種長著長而堅韌的翅膀、利爪和大喙的動物。你想象中的動物不是恐龍,它來自一種叫做翼龍的飛行爬行動物。
這些動物本身就很了不起:它們是最早進化飛行的脊椎動物,比鳥類或蝙蝠早了數千萬年。也許人們認為翼龍是恐龍,因為在兒童讀物中,翼龍有時被稱為飛行恐龍。無論是什麽原因,翼龍都值得關注。
時至今日,翼龍仍麵臨一個難題:它們是如何進化成飛行的?鳥類的飛行進化已被繪製出來。從展示羽毛到樹上(爬樹)滑翔機,再到動力飛行,都有一條路徑。然而,即使是已知最早的翼龍也是專門的飛行者,其身體是為飛行而塑造的。我們還沒有找到任何化石,為我們提供翼龍如何首次從地麵起飛的線索。
翼龍在中生代(2.52億至6600萬年前)與恐龍共存。它們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遍布全球。雖然最古老的翼龍體型較小,不比海鷗大,但後來的翼龍群成員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飛行動物,翼展類似於小型飛機。
雖然翼龍是恐龍的近親,但它們是一個完全獨立的群體,與海龜和鱷魚的親緣關係(兩者都是爬行動物)大致相同,但它們有著不同的祖先起源。恐龍直到真正的鳥類(恐龍的一種)進化出來才飛行。因此翼龍是唯一能夠長時間飛行的爬行動物。
一條新線索
然而,最近,終於邁出了解決翼龍起源的第一步。2021的研究通過使用現代掃描技術分析化石,確定了一組已知的翼龍近親史前動物,稱為lagerpetids。這有助於科學家建立化石之間相互關聯的家譜,因為掃描顯示它們共享解剖結構。
Lagerpetids來自三疊紀,也就是中生代的第一個時期,出現在第一個翼龍類之前大約1000萬年,距今2.36億年。它們是小巧、優雅、不會飛的爬行動物。2021的一項研究表明,它們與翼龍具有相同的內耳特征。這些特征也與鳥類的內耳特征趨同(相似,但單獨進化)。這些特征對於平衡和保持頭部穩定非常重要,這可能是飛行起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2年早些時候,科學家進一步研究了這一假設。他們分析了一種名為“硬殼蟲”的物種的化石,這是一種生活在2.35億年前蘇格蘭的生物。
Schleromochlus於1900年代早期被發現,已知於七具蘇格蘭骨骼。它們的體積小,保存不好,直到現在都很難研究。古生物學家Davide Foffa和他的團隊使用顯微CT掃描來研究這些化石骨骼。他們使用這種技術創建了每一寸骨骼的數字3D模型,並詳細研究了硬核蟲的解剖結構。
史前家譜
根據他們可以觀察到的新解剖結構,他們發現施萊羅莫科勒斯要麽是拉格龍的最早成員,要麽是翼龍的近親,甚至比其他拉格龍更近。盡管他們無法確定這些選項中的哪一個是正確的,但無論怎樣,這項研究都使石斑龍比其他翼龍更接近翼龍的起源。
Schleromochlus也有一些迷人的解剖學特征。它不僅與其他翼龍類有共同的身體結構等特征,而且與後來的翼龍類也有共同的頭骨特征,例如長而尖的鼻子。
Schleromochlus和翼龍一樣,不會爬樹。科學家認為,爬樹和滑翔可能是飛行的起源。但Foffa的研究表明,頭骨特征和平衡的感覺器官使翼龍沿著進化道路走向真正的飛行,而不是與爬樹相關的解剖結構,比如用來抓樹皮的大而鋒利的爪子。
盡管這些對平衡的適應可能會讓爬樹在後來進化,但它並沒有與爬樹一起進化。攀爬的進化還有其他未知的目的。
在某些方麵,Schleromochlus的研究提出了更多的問題而不是答案。翅膀是什麽時候長出來的?為什麽會進化出這些感覺平衡器官?然而,它開始縮小翼龍和它們的近親之間的差異,給我們一個更具體的時間點來調查(大約2.35億年前)。雖然他們的故事還不完整,但Schleromochlus讓我們進一步了解翼龍的故事。

(责任编辑:張皓)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