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輛標有某某電視台字樣的黃色中巴車,慢慢駛到省城一個農貿市場的街口。從車上跳下一個裝束時髦、叼著香煙、流裏流氣的年輕人,隻見他徑直走到一個賣黃瓜的中年須眉跟前,問道:“黃瓜怎麽賣?”
那賣黃瓜的正低頭擺弄著菜攤,隨口答道:“五毛錢一斤。”沒料話音剛落,問價的年輕人伸手“啪”地打了賣黃瓜的一個耳光!
賣黃瓜的被打懵了,摸著紅腫的麵頰,望著年輕人怔怔地問:“你幹什麽,怎麽無故打人呢?”
年輕人凶狠地瞪著眼罵道:“老子就是要打你!”說罷舉手又要打,周圍的人氣不過,都圍了上來。
“好,停!”伴伴隨著話音,從中巴車上又下來一位風姿翩翩的中年人,他快步來到賣黃瓜的麵前,剛要開口,突然之間停住了——
“楊利民!是你?”
“你是……吳新!”
“你不是在塑料廠工作嗎?怎麽跑到這兒來賣黃瓜了?”
“去年就下崗了。”楊利民捂著剛才被打的臉頰,“你怎麽來這兒了?”
原來,楊利民和吳新本是高中時期的一對好同學,畢業後,楊利民進廠當了工人,吳新卻考上了電影學院,現在市電視台任導演。眼下,吳新正在拍攝一部電視劇,劇中有一個被稱作“大閘蟹”的縣長之子毆打賣萊人的情節。為了使熒屏效果更為逼真,他便采用了“偷拍”的方式。吳新跟楊利民說明了真相,然後說:“這是給你的報酬。”說著,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百元大鈔。那個扮演“大閘蟹”的演員也忙賠笑道:“快收下吧。”
楊利民接過鈔票,說:“你給我這100元報酬,是電視台的規定,依然……”
吳新通知楊利民:“按規定是50元,可咱們是同學,你又下了崗,我就多給了你一倍。”
“這樣符合嗎?”
“我們電視台有的是錢,別說撥給的經費,光拉的那些費也花不完!”吳新大大咧咧地說,“你就別操這份
閑心嘍。”
“那——”楊利民突然之間變了臉,正色道,“吳新你聽著:我楊利民雖然下了崗,可人格沒有下崗。我來賣菜當然是為了掙錢,但我不能為了錢挨打!”說到這裏,楊利民把那張百元大鈔狠狠地往吳新手上一塞:“你讓我打你一個耳光,我也給你100元!”
這一下菜市上可熱鬧了,人們紛紛圍了過來。
“打人犯法!”
“電視台侵犯人權!”
人們起哄著。吳新怕事兒鬧大,連忙拉著楊利民走到一旁,在他耳旁嘀咕了半天,楊利民這才勉強地點了搖頭。
原來,吳新意識到隻為了自己拍攝需要,就不顧人家是否願意,讓人家充當被打的角色,確實不妥。他在表示歉意的同時,提議讓楊利民到他攝製組當一名群眾演員,月薪不低於600元。楊利民心裏雖然不痛快,但見老同學已經道歉,再則,也是為了生計,就答應了。
楊利民收拾起黃瓜攤,上了電視台的中巴車。當人們知道賣黃瓜的楊利民要去當群眾演員了,不禁歎道:
“哈,一個耳光,把個假演員打成為個真演員啦!”
(责任编辑:長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