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一批集成蘋果HomeKit技術的智能家居設備在美國本土陸續開售。這也是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自2014年發布以來在業內的首次亮相,標誌著蘋果全麵布局智能家居及物聯網領域的開端。
作為智能家居領域的先行者,穀歌於2014年1月斥32億美元將智能家居企業Nest Labs收入囊中。在這一年裏,穀歌憑借已有的硬件優勢和軟件基礎,層層布局物聯網生態係統,儼然登上了智能家居產業的王座。
不過,隨著蘋果的入局,大量的用戶基數和眾多第三方廠商的湧入必將為行業帶來新的格局,穀歌的霸主地位也因此而岌岌可危。在智能家居及物聯網這片全新的疆土中,蘋果穀歌究竟誰將引領行業新標準?
製定統一標準意在打破市場混亂 蘋果、穀歌兩家巨頭在智能家居領域所采取的戰略布局不盡相同,那麽,HomeKit究竟是什麽?丹麥科技大學高級研究員尤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HomeKit不同於我們常說的iOS、Android等操作係統,而是一套協議、一個iOS上的數據庫,更是智能家居產品互聯互通的全新思維模式。
而穀歌的Nest則是一套建立在硬件基礎上、致力於節約家庭能源的解決方案。盡管這聽起來與HomeKit大相徑庭,但在近期落下帷幕的I/O 2015全球開發者大會上,穀歌發布了與HomeKit異曲同工的”Project Brillo”(物聯網計劃),旨在通過Nest的成功經驗,將“萬物互聯”的思想融入其他設備中。
“總而言之,二者的出現都旨在打破現在各個智能家居廠家各自為政、用戶體驗參差不齊的混亂市場格局,製定統一標準。”尤石說。
深圳市智慧家庭協會副秘書長吳利民表示,目前有關HomeKit的有效信息甚少,但我們可以確認蘋果是以iOS的思路對終端產品進行垂直整合。而穀歌的Nest則是從終端角度出發,再逐漸向平台化發展。
終端與大數據各有優勢 無論是微觀的智能家居,還是宏觀的物聯網,對於這樣一個剛剛起步的產業而言,控製終端(即接口)的數量與種類,往往作為衡量一個生態係統豐富與否的首要標準。奧維雲網黑電事業部總經理董敏表示,得益於蘋果雄厚的軟硬件基礎,無論是iPhone,iPad,Apple Watch,甚至是iCloud以及Siri,每一種產品都能實現遠程遙控智能家居係統,也分別代表著與HomeKit之間完全不同的交互方式。
而在穀歌的Project Brillo出現以前,Nest一直以一套獨立的生態係統存在,從未與第三方設備兼容或連接。此外,由於Project Brillo的通訊協議基於Android底層開發,在作為平台標準的同時還兼有微型操作係統的作用,這便意味著它對智能家居的硬件研發門檻更高,不利於製造商在第一時間湧入其物聯網產業鏈中。
“目前,蘋果、穀歌的智能家居生態係統存在較大差異。”董敏說。HomeKit的前端設備多由第三方廠商提供,且目前已有了較為穩固的合作商基礎,這其中甚至包括以飛利浦、歐司朗等為代表的一線品牌;而穀歌雖然在硬件方麵入局較早,但在Project Brillo平台標準的建立上卻晚於HomeKit。無論Nest對家庭節能做出了怎樣的貢獻,但不足20萬的年銷量便意味著在短時間內,穀歌很難單靠Nest擎起整套智能家居生態。
尤石表示,無論是從技術還是實用角度來講,Nest已經成為智能家居行業中的標杆案例。但HomeKit的入局必將讓穀歌擔憂:HomeKit的合作商想要複製Nest的模式並不難。盡管其研發周期或許要更久,且配套的大數據服務也很難超越穀歌,但蘋果的品牌溢價與號召力依然不容小覷。
因此,在生態係統上,蘋果和穀歌分別是從完全不同的角度切入。一個領先於平台,另一個領先於終端。這便意味著,雙方在其中一方麵均有瘸腿。但若放眼全球,在智能家居剛剛處於起步階段時,創造平台更具價值。
智能家居2+N格局將確立 初出茅廬的蘋果與身先士卒的穀歌究竟誰將引領智能家居產業未來?GfK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周群認為,二者的交戰才剛剛開始,現在下結論為時過早。相對於蘋果,穀歌所覆蓋的用戶群體更廣,但蘋果的接口整合相對集中。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二者現已在智能家居的業務上日趨同質化,在大量投入市場之前,我們很難看到真實的用戶導向。
對於國內市場而言,周群認為HomeKit的發展空間更大。其中一方麵源自穀歌服務在本土的限製,而另一方麵則來自國內廠商的潛力。“HomeKit的出現為國內家電企業帶來了充足的市場空間,無論是結盟合作還是自定標準,都能夠在智能家居這片新的藍海中贏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周群說。
深圳市智慧家庭協會副秘書長吳利民表示,穀歌Nest的最大價值在於其學習功能,這一技術建立在大數據基礎之上,也是未來智能家居行業的核心。在數據服務方麵,穀歌顯然要領先於蘋果。因此,在智能家居領域的首次交鋒中,蘋果或將因數據模型過小而惜敗。
董敏認為,數據的規模未必是影響這兩大巨頭成敗的關鍵。在數據安全方麵,蘋果要領先於穀歌。無論是出於口碑還是用戶的認可度,麵對生活習慣這樣一個極其私密、敏感的話題,人們相對更願意將其交付給蘋果。但無論如何,在未來的智能家居行業中不可能僅僅有穀歌和蘋果的身影。我們必將看到一個以二者為主導,其餘廠商跟隨湧入的“2+N”格局。對於我國而言,或許真正的王者會出現在這個”N”中。
GfK分析師蔡淩認為,無論是蘋果還是穀歌,當下的智能家居產業都遠沒有達到一個宏觀的物聯網概念。對於絕大多數的智能家居企業而言,實現接口與家電的互聯已並非難事。但如果簡單的互聯能夠為我們帶來的僅有遙控與整合,那麽“智能”二字便沒有得到很好地詮釋。
“智能家居的未來在於物物互聯。例如,當你鎖門時,家中的大功耗電器會自動斷電;如果家中有哮喘病人,加濕器、空調以及空淨這三者之間能夠針對患者病情協同調控出最適合的空氣。”蔡淩說,“顯然,在物物互聯方麵,可為設備植入獨立係統的穀歌Project Brillo要比HomeKit更具潛力,但這又回到了我們開篇時所說的接入門檻問題。因此,智能家居具有無比廣闊的前景,但這一切在短期內難以預見,而蘋果與穀歌對市場有著不同的價值體現。”
(责任编辑:遼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