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將保護瀕危的森林靈長類動物與碳保護工作相結合(Image credit: Shutterstock/Katesalin Heinio. / Shutterstock/guentermanaus, Shutterstock/Alberto Loyo, Shutterstock/Sergey Uryadnikov.)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中國科學報(裴惠娟):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題為《將保護瀕危的森林靈長類動物與碳保護工作相結合》的文章指出,將保護熱帶森林碳儲量的工作與保護森林內生活的瀕危靈長類動物聯係起來,有助於促進森林碳保護工作。
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危機是地球麵臨的兩大威脅。如果把氣候變化視為一個單獨的問題,很難開展大規模的氣候行動。來自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科研人員,篩選出340種受到威脅的森林靈長類物種,分析它們的棲息地範圍內儲存了多少碳。研究結果表明,在63.5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森林靈長類的物種豐富度最高,並且儲存的不可恢複的碳高達15.5 Gt(10億噸)。
研究指出,將森林碳保護與靈長類動物保護結合起來具有成本效益,主要原因為:①作為人類最親密的動物近親,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通常深受人們喜愛。②67%的森林靈長類物種麵臨滅絕的威脅,熱帶森林砍伐是主要的風險因素之一。③一些靈長類動物可以通過傳播種子來促進森林更新。④由於靈長類動物對棲息地的需求,許多靈長類物種的地理範圍與熱帶地區有大量不可恢複的碳重疊。研究強調,將熱帶森林碳保護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結合起來的有效性取決於政策實施細節,而任何考慮到二者協同效益的政策都必須關注當地情況,並支持土著人民以至全人類的福祉和可持續性發展。
相關論文信息:https://www.pnas.org/doi/full/10.1073/pnas.2207604119
相關報道:至2100年歐盟森林碳匯潛力將大幅降低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近日,《生物地球科學》發表題為《未來氣候條件與當前管理實踐下的歐洲森林碳預算》的文章指出,若延續當前的管理措施,到2100年,歐盟(包括歐盟27國與英國)森林碳匯潛力將比當前降低約77%。
為了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歐盟(指歐盟27國)的森林淨碳匯應從目前的每年約360 MtCO2eq(百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增加到2050年的450 MtCO2eq。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付出額外的努力,首先需要了解當前森林樹木的年齡段分布、森林管理實踐的影響和未來氣候變化的預期影響之間的預期相互作用。然而,對這些驅動因素的綜合影響進行建模具有挑戰性,因為建模需要評估氣候對初級生產力和異養呼吸的影響,並詳細描述整個歐盟的樹齡結構和管理實踐。來自意大利的獨立研究者與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JRC)、加拿大森林局的科研人員,結合2種不同典型濃度路徑(RCP2.6和RCP6.0)情景下運行的4個陸地—氣候模型提供的輸出,量化了到2100年氣候變化和森林管理對歐盟27國與英國森林碳預算演變的影響。
研究結果強調,在基準情景(BAU)下,歐盟27國與英國的森林碳匯在2050年將減少到約250 MtCO2eq,到2100年,將減少到80 MtCO2eq。森林碳匯長期演變的主要驅動力是不完善的管理造成的森林持續老化,氣候變化可能進一步加劇或減緩這一趨勢。由於氣候預測的巨大不確定性,2050年的淨碳匯可能在以下範圍內:RCP2.6情景下為100~400 MtCO2eq,RCP6.0情景下為100~300 MtCO2eq。這些結果表明,雖然需要改變管理措施來扭轉碳匯下降的趨勢,但氣候變化增加了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可能使與管理相關的碳匯增加近1倍或1/2。
相關論文信息:https://bg.copernicus.org/articles/19/3263/2022/
相關報道:1990年以來碳捕集與封存能力被高估30%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近日,《環境科學與技術快報》發表題為《1996—2020年地質二氧化碳封存量估算》的文章指出,1996—2020年,官方報告的二氧化碳封存量比評估得出的實際封存量高19%~30%。
碳捕集與封存(CCS)對氣候的影響取決於地下封存了多少二氧化碳,但關於捕集能力的數據主要來自於工業規模的項目。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審查了公開來源的數據,評估了1996—2020年各種CCS設施封存的二氧化碳量。研究根據相應的保證程度將這些數據來源分為法律保證、通過審計的質量保證和無保證3類。科研人員總共獲得了20個CCS設施的數據,這些設施每年的二氧化碳捕集能力總計為36 MtCO2(百萬噸二氧化碳)。
結合所有類別的數據,評估發現,2019年20個設施的二氧化碳地質封存量為29 MtCO2,1996—2020年的累計封存量為197 MtCO2。當前普遍使用的捕集能力數據比評估得出的封存量高19%~30%。該研究評估了封存量的大概數據,並強調了在有質量保證的情況下統一報告捕集率和封存率的必要性。研究人員表示,缺乏一致的報告框架意味著目前報告的碳捕集率被高估了,這有可能掩蓋本來可以輕鬆解決的問題,例如設施技術與運輸效率的低下。
相關論文信息: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lett.2c00296
(责任编辑:財經)